瀝青混凝土路面接縫處理的探析
瀝青路面的平整度,是評定公路路面質量和使用性能的重要指標。公路等級越高,相應的對路面平整度的要求也就越高,而要想保證路面平整度,在施工中做好接縫處理是非常重要的工作。所以加大對接縫處理的力度具有較為重要的現實意義。
在公路工程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路面接縫處理是較為重要的一個環節,只有保證接縫處理的質量,才能提升路面的安全性,加強車輛行駛的舒適性。因此在公路工程瀝青混凝土路面接縫施工中,會要求其保持緊密、平順的特點,保證公路質量。另外,在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由于壓實密度不合理、混凝土結構強度不達標等失誤的出現,導致路面結果出現禮封、松散等問題,進而引發橋頭跳車現象,威脅人們及行車安全。所以在瀝青混凝土路面接縫處理時,確保其平整度是尤為重要的。一旦接縫位置出現質量問題,不僅會影響隔斷道路之間的連接效果,還會影響整個公路工程的質量,降低使用性能,造成較大的成本損失。所以在公路工程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應對各施工環節進行合理控制,減少接縫等現象的產生,保證公路的整體使用效果。不過結合目前實際情況來看,在公路工程施工中,由于交叉施工、車輛以及行人等的影響,使得橫縱裂縫的出現頻率只增不減,這為公路工程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帶來了較大難度,應加以重視。
公路工程瀝青混凝土路面接縫處理技術主要有熱接縫處理技術和冷接縫處理技術這兩種。
熱接縫處理技術是在瀝青混合料處在高溫狀態下完成鋪設工作的一種形式。熱接縫處理技術被廣泛應用在路面較寬的公路工程施工中,通過兩臺或者以上的攤鋪機同時作業來實現碾壓工作的要求。該技術具有的特征為:粘結能力強,接縫位置處理效果好,搭接寬度較小。操作中的注意事項為:在鋪料過程中,新舊邊緣搭接位置上要增加相應的填充混合料,以保證兩者之間的連接性,這樣在碾壓過程中,才能確保連接位置的整體效果,提升路面的密實性和牢固性。碾壓過程中,一般會采用跨帶碾壓和全幅攤鋪這兩種方式,其中跨帶碾壓過程中,要通過前進后退振動碾壓的形式來增強路面的密實性,同時在熱料碾壓中,要在邊側預留出150毫米左右的寬度作為冷料車道。而采用全幅攤鋪的方式,雖然在降低縱向裂縫影響上有著顯著效果,但是由于供料難度較大,混凝土材料很容易出現離析現象,影響施工質量,所以在實際工作中,基本會以跨帶碾壓為主。
冷接縫處理技術是在施工作業完成后,對接縫位置進行瀝青混合料的澆筑并進行碾壓工作的一種方式,通過碾壓實現新舊料之間的銜接,提升路面的銜接效果。通常情況下,該技術被應用在工作縫連接中。冷接縫處理技術的具體操作流程為:先對瀝青混凝土路面進行清洗,保證路面的整潔性。之后實行瀝青混合料的攤鋪,確保其與原攤鋪層重疊,并將多余的混合料剔除,然后利用靜壓模式完成混合料的碾壓,加強兩者的連接,保證路面質量。
在路面較寬或者寬度發生變化的路段進行施工時,為了提高路面施工質量,一般會使用兩臺及以上的攤鋪設備進行作業。在攤鋪過程中,設備之間的運行距離會導致縱向裂縫的產生,這時就需要使用縱向接縫處理技術降低接縫影響。在實際攤鋪作業中,需要保證攤鋪帶之間的搭接距離和寬度的相同性,這樣在后續壓實過程中,才能確保壓實厚度與其他厚度的一致性,提升路面平整度。
冷、熱接縫施工工藝在縱向裂縫處理中均有著顯著優勢,如熱接縫施工處理技術在使用過程中,由于溫度較高,材料之間的融合效率相對較好,能夠更好的加大路面的粘結力度,增大壓實密度。通常情況下,除了半封閉施工場合外,基本都是采用熱接縫處理技術進行接縫處理的;冷接縫處理技術在使用前,需要在攤鋪帶邊緣外側設置相應的固定擋板,并保證擋板表明與路面表層平齊,這樣在碾壓過程中,才不會因為高低差的影響,降低碾壓效果,導致路面在使用中出現破損現象。新攤鋪帶要與相鄰已有攤鋪帶形成搭接,搭接重疊部分寬度達5至10厘米左右,以保障新老攤鋪帶搭接良好。兩種施工工藝均有各自的優勢,工作人員可結合現場實際情況,合理選擇接縫技術。
橫向接縫處理技術要點
對于公路工程瀝青混凝土路面來說,如果橫向接縫處理存在問題,會直接影響路面質量,降低其使用性能,嚴重時還會增加行車危險,造成事故的發生。所以應加大對橫向接縫處理的重視力度。橫向接縫與縱向接縫之間唯一的不同之處在于混合料的溫度,如果溫度過高,物料流動性強發生變形位移;溫度過低,物料剛性過大導致無法壓實,影響路面質量。經過實踐測試,橫縫碾壓溫度一般比正常碾壓溫度低5℃~10℃。具體措施為:
接縫位置
碾壓快要結束時,最后碾壓的混合料會由于壓力的變化而逐漸向著碾壓方向移動,這會使得路面形成一個傾斜的斜面,路面標高較設計標高要低,為了避免該現象的產生,在施工快要結束時,攤鋪機需要在距離微端1米左右的位置上抬起熨平板,離開施工現場,后續部位由人工作業的方式完成碾壓鏟平。之后利用直尺在鋪好的路面沿路中心方向2-3個位置處進行找平。正常狀態下,路面表面與支持之間是緊密貼合的,而縫隙就說明路面存在不平現象,這時就需要采取合理措施,對不平位置予以處理,確保路面的平整度。一般情況下,會在混凝土冷卻后將不平區域剔除,重新進行混合料攤鋪壓實,以此保證路面平整度。
接縫方式
從接縫方式上劃分,橫向接縫分為斜接縫和平接縫兩種。其中平接縫的壓實效果以及路面美觀性更高,所以在高速公路、一級公路路面處理上會采用平接縫方式,其余等級的公路處理會采用斜接縫的方式。對于斜接縫而言,搭接部分寬度受層厚影響,一般為0.4m~0.8m。搭接前要對搭接部分予以清理并灑少量瀝青。用于搭接的混料中粗集料粒徑要求小于壓實層厚,否則予以清除,并填補適當細料,加強搭接的平整性。平接縫施工中要保證粘結性、密實性以及平順性。
施工要點
混合料與路基層粘結的密實性,增大了鏟除作業的難度。因此在實際施工中,會在需要鏟除的位置上鋪設厚紙、廢布等材料,這樣在碾壓過程中,能夠降低混合料與路基之間的粘結效果,提升鏟除作業的效率。在使用該方法的過程中,應在混合料冷卻后,立即實施切割和鏟除作業,并對切割面予以清洗和晾干。晾干之后方可實施重新攤鋪作業。在攤鋪前,可以利用粘結瀝青進行涂刷或者在上部鋪設一層熱混合料完成預熱軟化,這樣能夠更好的加強新舊混合料之間的粘結效果。
綜上所述,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由于自身特征,很容易受到外界可觀因素影響,而出現縱接縫和橫接縫問題。在處理過程中,應結合公路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選擇接縫處理技術,進而提高路面平整度和路面行車舒適度,促進我國公路建設的持續發展。